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2401020);海南省地震局青年基金课题(HDKJ202203)。
作者简介:郭昱琴(1988-),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形变监测及地震热辐射异常研究。E-mail:skylineguo@126.com
通信作者:张丽峰(1989-),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活动性及地震热辐射异常研究。E-mail:ZhangLFng@163.com
1.Hainan Earthquake Agency , Haikou 570101, China;2.Qinghai Earthquake Agency , Xining 810005, China
South China coast;Thermal infrared anomaly;Wavelet analysis;Anomaly
DOI: 10.13512/j.hndz.2024.02.03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1],国内外科学研究工作者相继开展了热红外遥感资料应用于地震预测研究相关的工作。地震前后的温度异常现象可用遥感技术分析,不少地震学者开始进行热红外异常的成因理论研究[2-4]、岩石实验研究[5-6]、典型震例异常识别[7-9]以及不同遥感方法异常特征提取对比[10]。强祖基等对中强地震前增温异常的机理研究提出“地球放气说”和“瞬变电场”,认为震前温室气体需在瞬变电场的作用下才会引起增温,通过对多年遥感图像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地壳在破裂前会呈现明显的增温异常[11-12]。耿乃光等用红外辐射仪和光谱仪做岩石实验,得出随着应力的施加,岩石破裂过程中向外散射的电磁波能量随之上升[6]。刘德富等发现强震前到强震发生,震中周围地区会显示长波辐射异常,可望提取热前兆,为地震监测预报强震开辟新技术[8]。郭晓等通过NOAA/AVHRR数据基于分裂窗反演技术结果易受到云层干预,提出热红外地震监测预报数据应用向透过云层的更高分辨率的EOS/MODIS数据拓展[12]。郭晓等利用长波辐射资料,提出了一种提取热红外前兆的有效方法“功率谱相对变化法”,并有效应用到相关地震预报研究中[13]。
马宗晋等对1966—1976年十年间的中国九大地震进行调查,发现地震前存在与构造有关的热异常现象[14]。刘德富等利用长波辐射资料对1976—1985年间龙陵、唐山、松潘、乌恰、共和五个地区的7级以上地震进行分析,发现强震发生前一个月,震区周围都出现较为显著的热红外异常[15]。张元生等在典型震例前兆异常提取上利用地球热红外遥感亮温资料对新青8.1级地震(2002年)、汶川8.0级地震和于田7.3级地震(2010年)等几次不同震级的地震研究,发现这些地震前都存在明显的热红外异常[8,16]。目前把红外异常信息作为地震前兆信息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多年热红外异常研究积累了大量热红外遥感资料(2005—2020年),特定监视区震例回溯分析结果也表明,强震尤其是大地震发生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热辐射异常,异常表现存在多样性。传统地震定点观测手段受地面条件限制,且在台站建设及运维方面具有不便利性,而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可以弥补上述不足,特别在定点观测空白的区域能够为震情分析提供关键依据,可作为传统前兆监测手段的有益补充。
张璇等研究指出震级相对小点的地震也会产生热辐射异常[17-18]。本文利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系列的亮温产品数据对华南沿海5级以上及海南岛本区4级以上地震进行分析(多边形区域),研究该区域的地震热红外异常,结合地震前热红外时空演化特征与区内构造,提出该区域热红外亮温的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关系。期望在总结提炼经验和成果的同时,能够在日常异常跟踪分析及地震预测预报中发挥促进作用。这对于华南沿海热红外方法异常指标提取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为中国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FY-2C/E/G的相当黑体温度(TBB)亮温产品信息数据,FY-2C于2004年10月19日发射,位于东经105°赤道上空,轨道高度36 000 km 。热红外几何分辨率为5 km。为避免太阳的直接辐射,一般选取凌晨1:00~5:00多个时次的数据文件,对数据进行简单去云处理后得到每天的亮温网格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分析,依据地震热辐射异常的影响因素具有不同周期这一特征,来去除云雨等短周期因素及地球年变温度场等长周期成分;以60天为窗长,1天为滑动窗长对去除影响因素后的亮温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6个对应周期对应的功率谱,为对比地震前后功率谱的不同,对各对应周期的功率谱以年均值为背景取幅值相对变化,最终结果为每个像元每个对应周期每天的相对功率谱值。6个频率的对应特征周期为11天(6频)、13天(5频)、16天(4频)、21天(3频)、32天(2频)、64天(1频)。功率谱估计时利用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以64天为窗长,1天为滑动窗长进行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成为6个频域信号,以窗长为64天进行频率与特征周期的对应。
文中小波分析采用Daubecheies小波方法,是一种迭代产生的方法,通常称为dbN,N代表小波阶数,首先对部分去除云雨影响的数据求均值得到日值,然后采用db8小波基对数据进行处理,用2阶尺度部分减去7阶尺度部分的差值,相当于进行带通滤波,3至6阶细节部分累加至7阶细节分量,消除高频和低频的信息。去除2阶细节部分可消除云雨等短周期变化对数据的影响,去除7阶尺度部分的目的是消除地球温度场年变等高频长周期部分对结果的影响。采用的相对功率谱估计方法是对功率谱数据做相对处理,以得到谱幅值,利用傅里叶变换获得的时频数据对研究区域进行全时空、全频段的扫描,寻找幅值变化较大的对应周期时间和区域空间,构成时序曲线和异常演化图,以便对可能的发震区域进行异常分析。
华南沿海及海南岛本区根据地震活动的分布特点和构造应力场的差异性,以东经113.5°为界,将华南沿海地震带划分为台湾海峡南部—闽粤赣交界及其近海(东区)、桂西北—粤桂琼交界(西区)两个地震活动区[21]。海南岛及其邻区属于华南沿海地震带的西南端,在欧亚板块、印澳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交汇区域附近,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受板块推挤作用、南海弧后盆地的多期扩张活动影响,海南岛及邻区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地壳构造、地震和火山活动强烈。自1969年以来,海南岛南部及邻近海域中强地震活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特别琼北地区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强震,是我国华南沿海主要的强震活动区之一。海南岛所在大地构造位置以九所—陵水断裂为分界线分别位于华南褶皱系和南海地台区。海南岛及其邻近地区断裂构造按走向主要分为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三组。北东向断裂主要分布在北部,向南逐渐减弱。北西向断裂主要分布在三江印支褶皱系及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内钦州残余地槽以西的地区,在雷州半岛及琼北地区也有分布。东西向断裂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海南岛及其东西海域。由于背景分析的需要,本文选择华南沿海经纬度范围(17.5°~27.5°N,107°~120°E),选取2006年1月1日—2021年11月30日的5级地震以上共6个,见表1。海南岛本区经纬度范围17.5°~22.5°N, 107°~112.5°E,选取2006年1月1日—2021年11月30日的4级以上地震共12个。见表2。
表1 华南沿海ML5.0以上地震目录及发震断层参数Table 1 Catalogue and fault parameters of earthquakes with ML≥5.0 along South China coast
表2 海南岛ML4.0以上地震目录及发震断层参数Table 2 Catalogue and fault parameters of earthquakes with ML≥4.0 in Hainan Island
本文分析了2006年至2020年华南沿海及海南岛本区ML≥4.0的所有地震(图1),共17个(北流地震重复)。对震中及附近所在区域的范围(10°×10°)利用遥感资料对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分析,震前时间跨度选取6个月,为了较好的展示时空演化过程以及受图幅篇幅的限制,人为设置每隔3天出一副相对功率谱图,提取与地震有关的热红外异常信息(异常起止时间、异常频段、异常范围、异常表现形态),并结合地质构造、断层信息等进行对比分析,为未来利用热红外遥感数据预测地震提供一些判定依据。
图1 华南沿海及海南岛本区ML≥4.0的震中分布图Fig.1 Epicenter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with ML≥4.0 along South China coast and in Hainan Island
根据统计震例分析发现,有的地震震前后无热红外异常信息;有的地震前后则热异常非常明显,有的地震发生在异常出现的幅值最大值前面;有的地震则发生在异常出现幅值最大值的后数日至数月,可识别到某一对应周期下明显的地震热红外异常,且异常分布面积相对较大,幅值较高;有的则发生在整个异常从出现直至消失后。比如2011年11月27日北部湾ML4.1地震,地震发生在异常达到最大值前35天,震中经纬度(107.75°E,20.27° N),设定扫描的空间地理范围(10°~30°N, 97°~117°E),在地震发生前后的热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分布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第一对应周期异常显著,震前68天异常出现,即9月20日在震中偏正南方向附近出现近北东向的团块状异常至地震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异常范围不断扩大,10月23日异常到最大值,12月初异常基本消失(图2)。
图2 2011年北部湾地震热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分布图Fig.2 Distribu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thermal anomaly of Beibu Gulf earthquake in 2011
2012年11月05日海南万宁ML4.0地震,震中经纬度(110.95°E,18.62°N),设定扫描的空间地理范围(8°~28°N,100°~120°E),在地震发生前后的热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分布图中可看出,第五对应周期(55天)异常显著,震前72天出现异常,8月27日开始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东南部,出现团块状异常,9月11日异常达到最大,地震在异常最强发生后的两个月内发生,发生在异常达到最大值后55天(图3)。
图3 万宁地震热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分布图Fig.3 Distribu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thermal anomaly in Wanning earthquake
2015年08月13日北部湾ML4.1地震,震中经纬度(108.12°E,20.42°N),设定扫描的空间地理范围(10°~30°N,98°~118°E),地震发生在异常达到最大值后6天,在地震发生前后的热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分布图中看出,第一对应周期震前24天出现异常,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西部,震中附近出现近北东向的团块状异常,地震发生在异常的东部边缘,8月7日异常达到最大,异常面积也随之增大,演化为为团块状异常,异常幅度最大值达到20倍,之后异常逐渐减弱至9月24日消失(图4)。
图4 2015年北部湾地震热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分布图Fig.4 Distribu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thermal anomaly in Beibu Gulf earthquake in 2015
2016年7月31日广西苍梧ML5.8地震,震中经纬度(111.53°E,24.1°N),设定扫描的空间地理范围(14°~34°N,101°~121°E),在地震发生前后的热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分布图中看出,震前热异常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呈现明显的初始出现→加速增温→逐渐衰减的过程。第四对应周期7月12日左右出现东西向带状热异常分布特征形态,异常面积范围随时间逐渐向西北扩大、幅度陡增;7月31日异常面积达到最大,继而慢慢变小,异常持续近40天左右,异常幅值达到22倍,震中位置位于异常形态的南部边缘(图5)。
图5 苍梧地震热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分布图Fig.5 Distribu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thermal anomaly in Cangwu earthquake
2019年08月20日海南三亚ML4.7地震,震中经纬度(109.4°E,18.52°N),设定扫描的空间地理范围(8°~28°N,100°~120°E),在地震发生前后的热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分布图中看出,第四对应周期异常显著,震前31天出现异常,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西南部的海面上,出现团块状异常分布特征形态,震前16天异常达到最大,地震发生在异常达到最大值后 16天,异常幅值达到 11倍(图8e)。
图6 三亚地震热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分布图Fig.6 Distribu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thermal anomaly in Sanya earthquake
2019年10月20日广西北流ML5.6地震,震中经纬度(110.51°E,22.18°N),设定扫描的空间地理范围(12°~32°N,100°~120°E),在地震发生前后的热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分布图中看出,第一对应周期异常显著,震前51天出现异常,8月29日异常开始,主要分布在震中西南部,震中附近出现条带状热异常分布特征形态,10月16日异常达到最大,地震在异常最强发生后三天,异常幅值达到 17 倍,震中位置位于异常形态的北部边缘(图7)。
图7 北流地震热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分布图Fig.7 Distribu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thermal anomaly in Beiliu earthquake
图8 六个地震相对功率谱时序曲线图Fig.8 Time series curves of relative power spectra of six earthquakes
震例回溯分析所选择的17个地震中,11个地震有显著的热红外异常,所占比例约为64.7%,不同地震具有不同的对应周期。6个对应周期,每个地震前出现异常的对应周期不一样,主要以第一对应周期为主,出现异常的11个地震中,在第一对应周期出现异常的地震有5个,占比45%,在第四和第五对应周期出现异常的地震有4个,占比36%,以往研究发现如果发震时段气温高降雨少时,会有对应周期较长的现象;降雨多时则有对应周期较短的可能[20]。在对应周期异常值统计中,异常达到最大值前发生的地震有3个,占比为27%;异常达到最大值后发生的地震有8个,占比为72%(表3)。异常总体特征为产生→增加→极大值→减弱→消亡的过程,11个地震中3个震前出现异常,异常的最大峰值与震级的陆地条件或海洋环境有关。陆地地震异常的峰值和震级正相关。海洋地震可能受海洋热量的影响,异常的最大峰值与震级无明显相关。从相对功率谱时空演化图中看出大多数异常的面积与震级有关联,面积越大,震级越大。4个北部湾地震中有三个地震均在第一对应周期出现异常,且地震都发生在异常最大峰值出现的10天内。异常最大峰值倍数在11~20倍不等,异常最大峰值可能与震前几年是否出现过高值异常有关。
表3 研究区域热红外异常特征统计对比表Table 3 Statistics and comparison of thermal infrared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in study areas
郭晓等认为孕震区域内的介质在受力作用产生物质与能量的强烈互换,促使其破裂,在微破裂发展过程中应力不断增加,并形成破裂体。在破裂体内的裂隙数量明显增多,导致地底逸出气增多,大量水汽、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混合作用引起温室效应,地壳内部热传导加强,使地表及地下大气温度显著上升,进而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长波辐射异常。上地幔顶部上隆,地幔低速层埋深浅,大地热流值高,地球物理场局部变化强烈,从而导致深部热物质运移,并沿裂隙上涌[21]。这可能也是研究区内地震热红外高值异常在走滑或逆冲兼走滑型断裂附近较显著的直接原因,研究区内的地震断层性质多为走滑型,异常都出现在震中附近区域,且大部分地震热红外异常形态与断层走向基本一致。但也有地震的异常形态是团块状,比如2011年北部湾和2016年苍梧地震等(表3),对应周期与断层展布形态未发现显著规律。此类型地震前观测到热辐射的异常现象还需进一步深入定量分析。
异常形态多为与断裂带走向一致的条带状,但也有地震的异常形态是团块状,比如2011年北部湾和2016年苍梧地震等,对应周期与断层展布形态未发现显著规律。异常的最大幅值与震级没有正相关的关系,可能与震前几年是否出现过高值异常有关,是个相对值。热红外辐射信息的影响因素众多,各类源引起的热变化很难被分离,还需进一步深入定量分析。
利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系列亮温产品信息数据为资料,对震例进行回溯,通过分析其热红外异常特征,主要得到如下结果与认识:
(1)空间上的演化过程都可总结为3个阶段:初始零星阶段→逐渐增强持续阶段→减弱消失阶段。有的地震震前后无热红外异常信息;有的地震前后则热异常非常明显,有的地震发生在异常出现的幅值最大值前面;有的地震则发生在异常出现幅值最大值的后数日至数月,可识别到某一对应周期下明显的地震热红外异常,且异常分布面积相对较大,幅值较高;有的则发生在整个异常从出现直至消失后。异常形态多为与断裂带走向一致的条带状,震中往往位于异常一侧的边缘或者异常突出区域内。
(2)所提取的17个地震中,11个地震有明显的热红外异常,不同地震出现异常的对应周期不同,主要以第一周期为主。出现异常的11个地震中,在前三个周期出现异常的地震有6个,异常持续时间最短为40天,如2006年北部湾ML4.5地震;最长为81天,如2018年台湾海峡ML6.4地震。11个地震中3个震前出现异常,地震大多发生在异常达到峰值后两个月内,对地震发生的时间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3)本文所得的结果,可为华南沿海地区及海南岛本区的热红外研究积累初始经验,可为构建地震热红外异常数据库积累震例,对于华南沿海地区热红外方法异常指标提取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致谢:甘肃省地震局张元生老师提供了计算程序,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