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应急避难场所面积的空间分布
本文采用ArcGIS来绘制昆明市各县区应急避难场所面积的空间分布图(图1)。由图1可以看出,昆明市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在市域范围内分布不均衡,呈贡区和安宁市应急避难场所面积最大,五华区、盘龙区和官渡区次之,嵩明县和东川区应急避难场所面积相对较小,这从侧面反映出不同区域开发强度与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相关性,呈贡区和安宁市是昆明市内开发较晚的区域,2008年后这两个区域开发强度加大,云南省属大中专学校陆续迁入这两个地区形成大学校园较为集中的大学城。该时段恰逢汶川地震后,政府和公众的地震应急避险意识较之前有了极大提升。为进一步分析昆明市应急避难场所分布的空间均衡性,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绘制了每万人拥有应急避难场所面积的空间分布图(图2),颜色越深则表示该县区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拥有量越多。从图2可以发现,昆明市域内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拥有量最多的是呈贡区,其次是安宁市和石林区。禄劝县、东川区和嵩明县的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最少。昆明市最为重要的活动断裂小江断裂带跨东川、寻甸、嵩明展布,但东川、嵩明每万人拥有的应急避难设施相较其他县区来说却显著偏少,这与其地震发生的危险性是不相匹配的。
图1 2021年昆明市各县区应急避难场所面积的空间分布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mergency shelter areas in each county of Kunming City in 2021
图2 2021年昆明市各县区每万人应急避难场所面积空间分布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mergency shelter area per 10 000 people in each county of Kunming City in 2021
2.2 七项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
本文绘制了GDP、应急避难所个数、机构独立情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公共预算支出7个影响各县区应急避难所面积因素的空间分布图(图3)。图3a的GDP总量空间分布显示,昆明市域内GDP总量最高的县区是五华区和官渡区,这三个区的GDP总量在2021年均超1100.01亿元;其次是西山区和盘龙区,这两个区2021年的GDP总量在介于800亿元至1100亿元之间;呈贡区和安宁市2021年的GDP总量介于500亿元至800亿元之间;晋宁区和宜良县GDP总量介于200亿元至500亿元间;富民县、石林县、嵩明县、寻甸县、禄劝县和东川区GDP总量均小于200亿元。GDP总量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出该县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昆明市各县区GDP总量差异显著,与图1对比后,可以发现各县区应急避难所面积的多少与GDP总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由此可以初步判断,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该急避难场所面积的重要因素。
图3b描述了各县区应急避难所数量分布。五华区和呈贡区应急避难所个数最多,均在7个以上。官渡区、安宁市和盘龙区应急避难所个数介于5~6个;石林县、西山区和寻甸县应急避难所个数均为4个;宜良县、晋宁区和禄劝县应急避难所个数都为3个;富民县、东川区和嵩明县应急避难所个数都少于2个,通过与GDP空间分布图对比可以发现总体上经济欠发达的县区应急避难所个数也相对较少。五华区是昆明市各县区中基础教育最为发达的县区,呈贡区则集中了云南省大多数高校,这从侧面反映出各县区应急避难场所数量的分布与各县区教育资源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性。
图3c是各县区防震减灾机构独立状况的空间分布图。减轻地震灾害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目标,其工作内容包括震前的监测、工程抗震、震后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此外还需要一系列社会活动参与,这就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全面实施,因此必须由负有政府职能的机构来完成相关的组织和必要的协调[23]。防震减灾机构设置独立与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政府部门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当地潜在地震风险的大小。独立设置的机构通常具有明确的职责和使命,能够专注于防震减灾工作,使得机构能够更加高效、专业地推动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昆明市14个县区中,具有独立防震减灾机构的县区有5个,占比仅为35.7%,这些具有独立防震减灾机构的县区主要集中在北部经济欠发达区域,也是地震风险相对较高区域。
图3d是各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空间分布图。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波的传播有较大的影响,它表现为对地震动显著的放大或缩小作用,并直接影响到地震灾害程度的分布。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是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动参数确定的基础性规范[24]。昆明市辖区范围内抗震设防烈度较高,均处于7度区(0.10 g)以上,主城区基本处于8度(0.20 g)区,设防烈度最高的区域为东川—寻甸—嵩明—宜良,这四个县区内部分街道(乡镇)设防烈度高达9度(0.40 g)。
图3e是各县区人口规模的空间分布图。人口规模的空间分布是人口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在一定地域空间中的集散状态。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图是人口发展演变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它对灾害管理和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图可以帮助确定人口密集区的风险程度,在灾害发生时提供决策支持。整个昆明市区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图表现为3个圈层,第一圈层包括五华、盘龙、西山和官渡四个主城区,其人口规模均超过90万;第二圈层是嵩明、寻甸、安宁和呈贡四个县区,人口规模介于40万~60万;第三圈层是富民、石林、东川、晋宁、禄劝和宜良,其人口规模小于40万。
图3f是各县区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图。人口密度是表现人口分布的主要形式和衡量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重要指标,人口密度数据是支撑城市防灾避灾空间规划、应急避难设施建设决策的重要数据。昆明市各县区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差异显著,1276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区域有官渡、盘龙和五华区;人口密度介于373~1275人/平方千米的县区有西山和呈贡;人口密度介于202~372人/平方千米的县区有嵩明、安宁和晋宁;人口密度介于90~201人/平方千米的县区有东川、富民、寻甸、石林和宜良;人口密度小于90人/平方千米的仅有禄劝。
图3g是昆明市各县区公共财政支出的情况。各县区公共财政支出差异明显,公共财政支出最多的区域为安宁和官渡,公共财政支出超600 000万元;其次是五华、盘龙、西山,公共财政支出介于400 001万元至500 000万元;东川、禄劝、呈贡和寻甸四个县区公共财政支出介于350 001万元至400 000万元;所有县市区中,富民公共财政支出最少,其年度公共财政支出小于200 000万元。
图3 7个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ven influencing factors in each county of Kunming City in 2021